
发布时间:2021-10-20
浏览次数🤚🏻:758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实践,做严谨又温暖的“最美课堂”🚏。这对老师们而言,既是要求又是期愿,更表达了初心。不断探索思政与教学的融合创新策略⚆,是每位老师践行初心的过程,亦饱含了坚持。思政融入教学,并非一定宏大且凸显🎍,更多是于细微处并在言行中,讲述探索过程,分享教学成果♒️,呈现课堂最美📫、最暖的样子🤴🏼。
10月19日🫥,动画与美术系支部联合思政示范课《二维动画创作B》开展思政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思政示范课《二维动画创作B》负责人宋方圆主持,动画与美术系支部教师出席并参与了研讨。美术系、动画系、思政示范课团队分别结合各自承担的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进行了分享,就如何将思政之“盐”溶入课程之“汤”进行了交流探讨。
宋方圆首先从动画及影像🖤、视听语言等方面来阐发中国气派🚣🏻、华夏风韵和传统艺术风采✍🏻;选取了《二维动画创作B》课程思政示范的一些建设案例讲述了如何通过讲座、现场踏访👨🏻✈️、收集资料🐢、课堂讨论以及艺术创作实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美育培养融为一体,创新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获得感😸🌌,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接着👢,宋方圆介绍了中央美术门徒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的思政课堂创新教学展览《重塑中国心灵》,通过分享展览现场照片和部分作品解读,为在场老师们提供了一些不同的教学思路和实践途径。美术系李伟认为👩🏻🦲,艺术类教师在专业课与思政育人结合上,可以以“文化自信”为导向,逐渐形成课内课外“理论知识+经典阅读+实践探索”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同领域的思想精髓;“经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等经典🧙🏿🎅🏽,探寻“源头”;实践探索活动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发现并展示生活中的美,比如美术系即将举办的“青春心向党🔸,江南印记颂华章——迎接115周年校庆学生风景写生优秀作品展”是学生对传统文化多维度的实践探索⭐️。薛小芬指出,在全校的通识类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掘、思考那些仍在延续👮🏿、传承🦹、鲜活的传统文化,使原本理论性教学内容获得学生们认知上的转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的根基💽,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朱清华从各位老师们的分享以及中央美术门徒思政课堂成果展览中获得启发,并建议可以尝试从“红色”这个直观的色彩概念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红色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形式与审美样式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和课题实践👩🏽🎨,做一次思政创新主题创作。红色内涵非常丰富,并有着中国式的传承方式🤽🏿♀️,而展现视觉美的内容需要加入学生自己对于红色的理解,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宋方圆做示范课程分享
动画与美术系支部教师开展讨论
通过此次思政研讨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深化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下一步教工支部将继续联动思政示范课团队🤜🏼、学生党支部的形式共同举办交流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寻找所授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更多针对性的交叉点和创新点。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将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